DB14∕T 3130-2024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山西省)
ID: |
F8D9D69E41CB49D1A2AE494C5D3F0802 |
文件大小(MB): |
0.27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03.100.20 03.100.20,CCSCCSCCS,A 10 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3130—2024,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2024 - 09 - 25发布,2024 - 12 - 25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4/T 3130—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总则 .. 2,5 框架构建 框架构建 框架构建 ...2,6 一级分拨中心 一级分拨中心 一级分拨中心 一级分拨中心 ..3,7 二级配送中心 二级配送中心 二级配送中心 二级配送中心 ..4,8 三级末端网点 三级末端网点 三级末端网点 三级末端网点 ..5,9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 5,附录 A(规范性) (规范性) (规范性)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节点设施备配置 .6,DB 14/T 3130—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穗华物流园有限公司、山西农谷穗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伟、石鑫、李秀文、王晓莉、刘艳、杨栋杰、贺国庆、孙艳、高文娟,DB 14/T 3130—2024,1,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的指导和建议,给出了总则、框架构建、一级分拨中心、二级配送中心、三级末端网点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考虑的因素,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城乡三级物流网络的建设,改扩建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354-2021 物流术语,GB 51157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8354-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物流节点,具有与所承担物流功能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所要求的物流运营能力相适应的运营体系的物流场所和组织,[来源:GB/T 18354-2021,3.11] 物流网络,通过交通运输线路连接分布在一定区域的不同物流节点所形成的系统,[来源:GB/T 18354-2021,3.12]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以城市或乡村为对象,在空间上,布局一级分拨中心、二级配送中心和三级末端网点物流节点,并通过信息平台、车辆、标准化载具等多种链接方式,构成城乡双向流通、区区覆盖、区县连通、县县通达的系统。 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来源:GB/T 18354-2021,3.18] VI-视觉识别系统,DB 14/T 3130—2024,2,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4 总则,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生态环保的建设原则,GB 51157 是消防、工程、地质、水文、电力、通讯等物流建筑设计重要因素,物流节点规模数量满足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需求,与区域内人口规模、物流业务量相,适应,并根据其物流网络等级、业务需求、规模确定功能,与区域内同类物流节点结合规划选址,并根据实际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组织各种流线,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各物流节点设施设备配置宜按附录A 执行,需建立与物流运营能力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人员,以及安全运营管理、服务和品牌建设制度,其,中:,—— 组织机构需具有与物流业务量相适应的资源集拼和物流组配能力;,—— 人员需具备满足岗位服务要求的素质及技能,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持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制度建设宜符合以下要求:,刪 需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检查、安全宣传与教育等安全运营制度;,刪 需建立健全货物核验、出入库管理、运输装卸、货物交接、设施设备管理及信息追溯以及,服务事项公示、投诉举报处理、满意度测评、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服务制度;,刪 需建立健全运营信用管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品牌管理及推广等品牌建设制度,5 框架构建,框架图,城乡三级物流网络框架如图1 所示,综合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公共配送(分拨)中心,末端(社区)网点,一级分拨中心,二二级级配配送送中中心心,三三级级末末端端网网点点,城市,县域物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公共(村级)服务点,一一级级分分拨拨中中心心,二二级级配配送送中中心心,三三级级末末端端网网点点,乡村,图1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框架图,构建模式,5.2.1 城乡三级物流网络宜按以下流程构建:,a) 发货人的货物,由发……
……